楔子(1 / 1)
“话说当今户部侍郎年方二五,其父乃是靖国公,其祖父跟随太祖皇帝平定四方,门楣清正。此子年少有为,七岁成诗,文章惊绝天下,墨宝一副难求,十二岁入宫做秦王伴读,当今登基后直入六部,可谓天之骄子。”那说书的拿起茶杯润了润嗓,便又接着说道,“秦王就番后这祁贺便成了太子伴读,有从龙之功。不过啊,坊间传闻,这秦王与祁贺心意相通,别有一番情意……”
底下听客正是来了兴趣。
坐在角落里的人不待听完这说书人口中的宫廷秘事,喝尽杯中最后一口茶便起身离去了。
民间百姓所喜也不过是高高在上接触不到之人的隐秘之事,或是年少成名少年郎意气风发之态,或心中崇拜,或不屑一顾,总之是打发了时间。
此处正是大齐边境,天高皇帝远,民风彪悍,所以不顾得什么皇家忌讳,纵使皇家贵子也多有评判。
柳中前些年连逢战事,如今战争停歇了,休养生息,加上与外域通商,也算得上是百姓富足。柳中县令不大的年纪,是两年前的榜眼,按理说在京能得个好差事,却不知是得罪了谁被发落到边疆当了个七品小官。
黑衣人头戴兜帽,从后门进了一间小院。
一个四四方方的的院子,院中种了一颗梨树,不失风雅。院子中央有一个四四方方的低矮的桌子,桌子两旁各有一个更加低矮的凳子。男人撩起衣摆坐在凳子上,从袖口中掏出了方才从坊间买来的两壶酒。
不多时,有人从方才的后门进来了。那人衣着素净,只一身寻常衣袍,身形端正却有些清瘦。那人也不做客气状,坐在凳上拆开了剩下的那瓶酒。二人却无人开口,一起看着院中一树梨花。
不曾有人想到,这不起眼甚至有些破败的院落中坐着此地的父母官和远在宁州的秦王。
“和之,”
和之正是柳中县令。
“我希望你能帮我。”
徐令当然不认为秦王今日来是和以往一样只是找自己喝酒的,所以他不希望他们今日有谁开口说话。可秦王还是说了。
徐令将手中的酒悉数饮下,他让自己产生了酒后做出这样决定的错觉。说白了,他终究是儒士,学的是儒家忠君爱国的东西。
徐令偶然结识秦王,他是文人,秦王算武将,二人却在这边疆之地一起共饮数年。算是知己。
京城,昭延殿。
“边疆急报,秦王谋反,边疆五洲皆已归附。
大殿顿时哗然,议论之声纷起,有人后悔当初没有赶尽杀绝,有人细想自己与秦王有无过节。龙椅上的皇帝闻言起身,复而又坐下。“抽调冀州兵力入京,加固城防,沿路各州县谁能截杀秦王,朕给他加官进爵,赐黄金百两。”几乎是一瞬间,皇帝抬高音量,就这样下了旨。朝中仍议论不绝,有人想站出来又被同僚拉了回去。
“陛下,不可!”
祁贺撩起大红的官袍跪了下去。皇帝眼中掀起一阵暴戾,他居高临下地看着地上跪得笔直的人。
大殿中安静了。
“祁贺,你不是皇帝。”说罢,便朝殿外走去,留下了一众大臣和祁贺。
祁贺在旁人的搀扶下起来,他回家打点好诸番事宜后便又进了宫。他了解秦王,若单靠沿路各州县的力量绝不可能阻绝他,况且,现在尚不知他真正到了哪里。
户部侍郎祁贺无诏也可进宫是早些年皇帝刚登基时为示荣宠定下的规矩,祁贺没做过,这些年也就一直没废除。
祁贺刚踏进院门,便听到了茶盏落地的声音。这是这是专门要他听的。阴翳从他脸上一闪而过。
皇帝未召他入殿,他便一直等在门外。两人这些年暗里相斗,面上仍是君臣。祁贺给自己寻了片阴凉的地方。
朝中人的都知道,如今的皇帝坐上的龙椅是祁贺拿到他面前的。所以皇帝猜忌祁贺,怨恨祁贺,两年之前便开始疏远祁贺,也愈发变得独断专行。祁贺受皇帝猜忌,这些年在朝中与人斗来斗去,也与皇帝斗来斗去。原本他在宁州埋下不少眼线,也竟没发觉秦王的动作。
祁贺站到了太阳落山,落日的余晖被黑夜吞噬殆尽,他摇了摇头,出宫去了。
皇帝的皇位来得太容易,当初一切都是祁贺在做,皇帝只听话就够了,他以为秦王是什么流匪劫寇般的人物。
祁贺垂手走在被太阳映射成橘色的宫墙内,单薄极了。他只恨自己当年羽翼未丰,不够老道,没能及时架空如今的皇帝,没能及时处理了那帮迂腐的老臣。
成王败寇,大局已定。
六年未见,不知对方如今是什么样子。
↑返回顶部↑